您当前的位置: 北方广告网 > 滚动

当患者问“缝了几针”时,他们在问什么?医学的温度

来源:东方网 阅读量:7307 时间:2024-03-11 22:23   
导读每周三是我常规为周一术后患者更换敷料的日子。这一天,我要为一位80多岁的腕管综合征患者换药。这是她第二次接受手术,上次是右手,这次是左手。打开敷料,患者看到已经缝合完毕的伤口时对我说:“韩医生,这一次伤口缝合的线比上次粗吗?” 我清楚,两...

每周三是我常规为周一术后患者更换敷料的日子。这一天,我要为一位80多岁的腕管综合征患者换药。这是她第二次接受手术,上次是右手,这次是左手。打开敷料,患者看到已经缝合完毕的伤口时对我说:“韩医生,这一次伤口缝合的线比上次粗吗?”

我清楚,两次缝合的线是一样的,只是因为缝合的医生不同,所以看上去有区别,我也是这样回答她的。但她的表情告诉我,她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。在整个换药过程中,她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。

回想一下,曾有许多次,当我做完手术回到病房时便会听到这样的问题:“韩医生,你给我缝了几针啊?”

几针?这个问题重要吗?

以前,我是这样回答他们的:“我们从来就不数到底缝了几针,因为那没什么意义。”

这样的回答对吗?当然对。缝得稀一点,针数就少一点;缝得密一点,针数自然就多。一个缝了10针的伤口不一定比一个缝了5针的伤口更长。

但是,这是患者想要的答案吗?听到这样的解释,患者满意吗?其实,他们失望的表情已经告诉了我一切。每次说到这里,别无他法,他们只有这样回应我:“哦,这样呀,我们不懂,打扰了。”

是呀,他们不懂。一些在我们这些专业人士看来是常识的东西,在业外人士看来无异于“天书”。而对于这些个“不懂”,我们该如何面对呢?炫耀?嘲笑?还是耐心解释?

静下心来想:当患者问“缝了几针”的时候,他们到底想知道什么?

我曾问过几位患者,他们在术后最关心的是什么。原本以为,他们最在意的是功能、康复等我原认为更重要的问题。但事实上“伤口会不会留疤”等与上述问题占据了同等重要的位置。那么,对“缝了几针”如此关心的根源就呼之欲出了——是大家对疾病严重程度的隐忧,以及对美的追求。

可惜的是,很多时候,我的回答无视了患者对美的渴求,以及希望借由此问题,寻求医生宽慰之心。

在生活中,很多场景都涉及我们对美的重视和选择。如今在外科医学界,微创医疗大行其道。但凡条件允许,相比于传统的开刀手术,患者往往更容易接受用微创手术解决问题。一方面,这是出于患者对于创伤性操作风险的规避;而另一方面,从美的角度来看,这又何尝不是出于人们追求美好、完整的事物的天性呢?

回归现实,微创手术是解决患者病痛的重要方法,但它不是万能的,合理选择切口,尽量仔细缝合是我们外科医生需要不断精进的技术。

而如今我也进一步认识到,认真回答患者关于伤口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患沟通环节。我们的态度能向患者表达医生对美的重视,表达我们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关切。

因此,如果现在再有患者问我“缝了几针”这样的问题,我会自信地告诉他:虽然我不记得缝了几针,但我可以保证,我是以最美观、最安全的方法帮您缝合的。

作者介绍

韩栋

手外科 主治医师

博士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治医师,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显微手功能重建专委会委员,上海市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,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关节镜学组委员,顾院士关工委工作室办公室主任。

师从中国医师学会手外科医师分会首任会长、原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徐建光教授,主攻周围神经卡压以及损伤的诊治及上肢创伤后的晚期功能重建。参与《临床实用手功能康复学》、《手外科学名词》、《显微外科手术教程》的编写工作;获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学术年会青年论文竞赛一等奖,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东地区学术年会青年论文竞赛一等奖,全国医院擂台赛银奖。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